SQL Server恢复模型之批量日志恢复模式
你是否想知道为什么事务日志文件会变得越来越大?事务日志有时候甚至会比你的实际数据库文件还要大,尤其是在应用数据仓库的情况下。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?如何控制其大小?数据库恢复模型如何控制事务日志增长?在本系列文章中,我们就将一一给出解答。 批量日志恢复模式批量日志恢复模式与完整恢复模式类似,都预期会有大批量的数据修改操作(例如,创建索引,SELECT INTO,INSERT SELECT,BCP,BULKINSERT),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最小化日志记录量,因此它降低了性能影响。但是同时代价就是你可能不能做任何时点的恢复了。作为一种推荐的实践,批量日志恢复模式可以与完整恢复模式一起使用,例如,你通常应该在常规操作时设置为完整恢复模式,然后在偶尔发生大批量操作时临时切换到批量日志恢复模式。最后在完成大批量操作以后,再回到完整恢复模式。如果时间点恢复很重要的话,我们非常推荐在切换回到完整恢复模式以后做一次事务日志备份。 与完整恢复模式类似,事务日志文件将会持续增长,因此你需要频繁做事务日志备份。如果没有大批量操作,批量日志模式与完整恢复模式是一样的,你可以恢复到任何时点,只要事务日志包含对数据库后续做的所有变更记录。 优点:通过对一些事务做最小化日志记录优化大批量操作的性能。不会让事务日志由于这些大批量数据操作而显著增长。 缺点:如果日志损坏,或者在最近日志备份之后发生大批量数据操作,存在数据丢失的可能性。因此自最后一次备份后的变化必须被重做。 何时采用:推荐在偶尔发生的大批量数据操作之前切换到批量日志恢复模式,然后在完成大批量数据操作之后切换回到完整恢复模式。采用这种方式你仍然可以恢复到任何时间点,只是你最后一次事务日志备份不包含大批量数据操作,同时可以将大批量数据操作的日志量最小化。 要注意的是,最小化日志记录意味着只记录恢复事务需要的信息,而不支持时间点恢复。在最小化日志的情况下,事务日志基于大批量变更映射(MCP)页做的大批量数据变更记录页轨迹,而不是对每次变化做日志。这种方式数据库日志会更小,但是在你备份事务日志时,它包括了所有变更页,因此即使事务日志非常小,事务日志备份也可能比它更大。 大容量日志恢复模式bulk_logged recovery model
|
- ms-access – 将访问adp / sqlserver重写为C#.net?
- sql-server – 如何从Sql Server中的Server Administrator保
- 如何从SharePoint Content DB中查询List数据
- 使用FORFILES命令来删除SQLServer备份的批处理
- sqlserver中根据字符分割字符串的最好的写法分享
- sql – 在Access中尝试CREATE VIEW会出现“CREATE TABLE语句
- sql-server – 将xlsx表读入SQL Server数据库中的表的代码
- sql-server – 如何从SQL Server DBA转换到Oracle?
- sql – EXISTS如何返回除所有行或没有行以外的东西?
- MSSQL 生成日期列表代码